设备物资采购

浅议企业物资采购审计重点

       物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元素,涉及资金较大。物资采购被公认为是企业舞弊的高发领域,也是企业审计的重点。
       一、企业 物资采购 审计 重点一、物资采购审计基本概念
       (1)职权分离制度。企业的采购应当业务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从源头上杜绝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人情漏洞。
       (2)采购请购制度。企业应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3)供应商评估制度。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准入、退出机制,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4)采购物资定价程序。企业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合理选择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采购数量、采购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变化、人为舞弊对企业采购价格的影响。
       (5)采购验收办法。企业应当明确采购物资检验方式,安排人员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调查处理。
       (6)采购付款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利,并加强发票、单据、记录的审查核对和已付款项、应付款项的跟进管理。
       (7)退货索赔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收回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应在索赔期内及时办理索赔及相关记录,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二、物资采购审计内容与重点
       (1)审查组织机构的健全性。重点关注:企业是否成立了采购项目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明确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机构(部门)职能职责;是否存在管理流程缺陷;是否对采购项目不相容职务实行了分离。
       (2)审查决策程序的规范性。重点关注:采购事项的提交与审议、民主决策与表决结果等程序的履行情况;决策过程是否有能够反映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和决策成果的书面文件作支撑。
       (3)审查监督的有效性。重点关注:监察、审计、法规等部门是否纳入到业务管理流程之中;采购项目方面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了整改落实;是否建立了相关记录。
       (4)审查采购内控制度的全面性、系统性、合规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关注:公司内部控制是否涉及采购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内部监督和控制是否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公司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符合行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设置和授权项目权限的确定是否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能否保证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5)申购环节的过程审计。重点关注:物资采购业务是否符合预算审批程序;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采购业务,是否经过技术、设备、质量和安全管理等专业部门确认;物资采购业务是否符合生产经营计划,是否按计划需求量结合实际库存情况审定采购数量,是否在资金预算总额内安排计划外的采购;采购计划审批及调整程序是否执行行业及企业管理规定。
       (6)采购实施环节的过程审计。重点关注:是否通过资质认证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认证和管理;采购方式的确定与采购对象的金额及特性是否相适应,是否按照管理权限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各种采购方式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否合规、合理,过程记录是否完整;价格确定过程是否合规,确定的价格是否合理。
       (7)合同签订环节的过程审计。重点关注:签订合同的部门和人员是否得到授权;对方签约单位是否具备签约资格、供货资质、履约能力;合同文本是否经过法规部门审核,是否遵循前期立项、招标、谈判、比价的结果;是否符合采购方的经济利益,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是否对物资采购项目、数量和质量、采购价款、包装要求、运输方式、履约期限、交货地点、验收标准、结算方式、履约保证金以及质量保证金等内容予以明确;与合同相关的过程记录和档案资料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真实可靠;合同重要条款的变更是否经过集体商议或审核。
       (8)验收环节的过程审计。重点关注:是否按制度规定组成验收小组对采购项目按合同进行数量、质量、供货时间等综合验收;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是否向管理机构报告,同时由管理机构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9)付款结算环节的过程审计。重点关注:是否按合同约定的比例及条件支付货款,供货单位、合同单位、发票出具单位、收款单位名称是否“四统一”;在合同履行完成后,质量保证金未返还中标人之前,对合同实际履行过程进行审核检查,对发现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物资采购业务规模或金额超过预算的,是否按规定程序履行手续;是否按“一项一卷”的制度规定,序时整理装订保管采购过程资料。
       (10)供应商管理审计。重点关注:供应商管理是否实行企业内控的资质认证制,包括供应商资质认证、资质复核与进入退出机制;是否通过资质认证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认证和管理;对照采购管理制度,检查企业对供应商的确定是否制订统一的评定原则,确定供应商是否由相关部门参与;是否对供应商的企业资质、资金实力、信誉程度等进行全面考察;是否深入了解参与供应商竞争单位的情况;对供应商资质复核过程是否有相关痕迹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供应商的进入退出是否由多个部门按照制定的评定原则集体评议确定。
       三、进一步做好物资采购审计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1)建立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系统。物资采购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质量和价格。质量指标可以通过建立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来加以保证,而公允价格的提供,需用同期物资的市场价格或借鉴同类及类似物资历史成交价格与待采购物资的价格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价格差异的合理性。
       (2)提高物资采购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审计队伍的素质能力,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3)积极营造公开招标作为物资采购的主要形式。公开招标是引入市场竞争,保证采购价格贴近市场、较为公允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创新,提高招标水平,确保应招尽招、真招实招,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和人为舞弊风险,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真正实现阳光采购。